房颤了怎么办?
紧张或者兴奋都容易出现心脏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这是正常现象。可有些人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出现心脏乱跳,那就是另外一种可能了。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的不规律了,是指心房(主要是左心房)乱发指令,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抖动,进而丧失心房的机械收缩功能。
房颤症状:
房颤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有心悸、乏力等症状,但有25%的房颤发作也可无症状。
房颤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房颤是常见的老年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数房颤患者有高血压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少数房颤是由心脏淀粉样变、肺动脉高压、心包炎、肿瘤等引起的。
此外,睡眠呼吸暂停和肥胖也明显增加房颤的风险。夜间打鼾、呼吸停止导致人体缺氧极易诱发房颤。
另外,具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也容易发生房颤,这些患者平时有心动过速,突发突止,有的心电图可以看到预激(心脏多一条电路)。
房颤会导致哪些后果?
1房颤时心房电激动快而不规则,但是心房丧失机械收缩,导致血流瘀滞,血栓形成,从而引发脑卒中(俗称“中风”),房颤患者的卒中率是普通人的5倍;
2心房丧失机械收缩,且心率增快,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诱发或导致心力衰竭;
3严重的症状,运动时心率明显增快,影响生活质量;
4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总死亡率增加2倍。
房颤如何诊断?
房颤患者通常需要频繁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即使无房颤症状的老年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筛查房颤,尤其是发生过不明原因脑中风的患者。
此外,诊断房颤仅仅靠心电图(只有10秒钟)是不够的,特别是阵发性房颤容易被漏诊,需要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监测,甚至通过植入性Holter或起搏器获得诊断。
房颤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
1.预防血栓栓塞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需要检测定期INR)、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等抗凝药物。
是否需要抗凝是根据患者栓塞风险评分决定的,即使导管消融手术也不能替代抗凝治疗。
目前非瓣膜性房颤血栓风险评估主要是依据CHA2DS2-VASC评分,如果男性≥2分或女性≥3分需要长期抗凝治疗。从下面的表格可见,如果得分是9分,那么每年发生脑中风的风险高达15.2%!
CHA2DS2-VASC评分表
2.房颤节律控制药物
主要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决奈达隆、索他洛尔等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减少房颤发作,但是不能治愈房颤,且有一定副作用。
3.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宽松的静息心率控制目标是小于110次/分,严格的静息心率目标是小于80次/分。要达到这个目标,可能需要联合用药。主要药物有β阻断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断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地高辛等。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提及药物,均需要患者尊重临床专业医生的意见,结合病情、治疗窗、副作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用药,切不可自行购药、服药!
2导管介入治疗:
目前在房颤的介入治疗中导管消融是控制房颤最有效的办法;另外,左心耳封堵术也是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有效手段。
01冷冻消融
通过低温球囊对房颤区域心肌进行冷冻破坏,对阵发性房颤效果类似射频消融,术中无疼痛感;
02射频消融
通过消融导管试局部心肌加热导致热损伤,临床使用时间较长,可同时进行肺静脉之外的标测消融,可能术中有疼痛感;
03左心耳封堵
通过介入手段置入封堵器将左心房的左心耳封堵,避免血栓形成。主要用于栓塞风险高同时出血高危、口服抗凝药禁忌或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抗凝药物的患者。因为心房颤动90%血栓发生于左心耳,对于房颤晚期无法根治的患者意义重大。
3外科手术治疗:
传统的房颤外科手术治疗需要开胸进行,创伤大,仅适用于合并瓣膜性心脏病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近年来,随着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胸腔镜下不停跳房颤消融技术使外科手术治疗房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该方法无需开胸,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房颤患者日常注意什么?
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控制体重,可以适度运动,避免酗酒,避免熬夜、情绪刺激;
基础疾病:如降压、降糖、改善心脏缺血、控制心衰;
打鼾:打鼾也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严重缺氧,常可诱发房颤,或增加房颤术后复发,需要耳鼻喉科积极治疗;
定期体检:每年定期查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化验。
=